订阅电子报
请于下方输入您的电邮以订阅
打工人在遇到劳资纠纷的时候,仲裁往往是其他办法确认无效后走的一步。劳动仲裁耗时可能较长,需要打工人投入的精力较大。特别是收集证据上庭的过程可能就让人却步。但是,无论如何,仲裁还是一个劳动者保护自己权益的重要方式。但是问题来了,假如打工人尽心尽力走完了一系列仲裁流程,并且胜诉,公司却仍拒不付款。打工人当然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这是最好将公司老板或法人追加为被执行人。如果公司是执行对象,对方很容易用各种方式转移资产。
但是,某种程度上,法院的查控系统有些弊端,比如银行账号只能查到余额,却查不到流水;房产、车辆等不动产也只能查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资产,而不能确认资产转让等信息;一个被申请人的财产可能遍布在全国各地,但是法院的管辖区域有限。这就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在法院查控之前将自己的财产转移。如果这是没有请律师调查,可能就无从知晓对方把财产转移给谁,无法继续与法院跟进这个案件了。到了一定期限,法院就会终结执行程序。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面对这种考虑,打工人该如何进行维权?
实际上,在强制执行前或过程中可以想相关部门申请财产保全,冻结对方名下的财产。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最后如果胜诉,执行不能的风险。然而,提交财产保全也需要申请人提供对方财产的线索。
如果错过财产保全,发现法院强制执行后无财产,在终结本次执行后,可以继续尝试通过如下方式继续主张权利。当然,会付出一些时间成本,最终也只是增大了执行到财产的可能性,并非一定能够成功拿到钱。
执行案件大体流程
可选择的途径如下:
对终本执行结果有异议的人,可以在知道结果之日起60天内提出执行行为异议。在得到结果之后,如果对异议裁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以上这么多程序,花的精力可能非常多,不一定有结果。实际上,打工人最佳的路径还是自己找到被执行人的财产,在强制执行期间将线索提供给法院。但是,普通人怎么能找到对方的财产线索呢?以下整理了一些网友提供的建议。注意,这些不是具有效力的专业意见,仅供参考,不作为个人行事的指引:
最后,以上的一步步所涉及的时间精力可能很多,但是强制执行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如果打工人寻找到被申请人有财产但不还钱的线索,是可以根据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走刑事程序的。
如果有任何问题需要咨询或者介入或者想要投稿,分享你的声音,请随时通过网站的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在此,笔者祝广大打工人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