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电子报

请于下方输入您的电邮以订阅

Man Reading Newspaper

“一带一路”上的血汗园区:青山工业园再爆欠薪罢工

Img 3772

2025年6月17日至18日,印尼中苏拉威西省莫洛瓦里县青山工业园区(IMIP)南区再次爆发罢工行动。此次参与者为钢结构工程线的中国籍工人,他们因连续三个月未领工资集体停工,封堵工地大门,要求立即结清拖欠薪资。

这并非青山园区首次爆发劳资冲突。过去五年中,园区曾多次发生由中、印尼籍工人主导的罢工抗议,原因包括长期拖欠工资、超时加班、安全事故频发等。部分事件更演变为纵火、冲突,场面激烈。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旗舰项目,青山工业园的高速运转背后,是无数工人被系统性剥削的现实困境。

青山工业园,全称印尼青山莫洛瓦里工业园区(IMIP),始建于2013年,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尼期间与印尼政府共同签署的重点合作项目,由中国青山控股集团主导投资建设。园区占地超过3,000公顷,涵盖镍铁冶炼、不锈钢制造、电池材料加工等产业,是全球新能源金属供应链的关键节点。园区内共有30多家中印合资企业,年产镍铁超400万吨,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其中约一成为中国籍工人。中国央企和大型民企如青拓、金川、二十冶、中冶等均在此设有项目。尽管新华社曾将其称为“一带一路”的典范,但频发的欠薪、安全等问题,却不断引发争议。

近年来,中国籍工人在园区的维权行动多次出现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包括:2020年8月,22冶集团因拖欠工资引发罢工;2021年7月至8月,青拓设备与杭州赢天下公司因限制回国与薪资问题引发持续十余天的罢工;2024年5月,中国二十冶1780项目再因欠薪引发工人连续三天罢工。与此同时,印尼籍工人的抗议亦愈发激烈。2025年3月,青山园区爆发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印尼工人大罢工,起因是园区的过度管控政策,最终演变为焚烧车辆、冲击安保、破坏厂房等大规模冲突,造成多人受伤。印尼媒体直言,这已超越劳资纠纷,是一场工人尊严的抗争。此外,2023年12月24日,园区还发生严重爆炸事故,造成9名中国工人和13名印尼工人死亡,暴露了园区的安全隐患。

青山园区之所以能迅速扩张,不仅得益于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与印尼政府在资源、土地和政策上支持,更深层的支撑来自其高度压榨性的用工模式。园区用工体系高度依赖层层外包与中介派遣,造成大量签证违规、合同不规范和法律责任推诿的乱象。在这一体系下,工人几乎没有维权空间。印尼籍工人薪资低廉,普遍缺乏基本社会保障;而中国工人则经常面临被克扣工资、限制返国、甚至因维权被遣返的困境。在青山工业园,高速发展建立在压缩劳工成本与牺牲工人权益的基础之上。这种“高效”背后,是系统性剥削所维持的低人权结构。

青山工业园是一个矛盾的镜像:一方面是高效率、高产能和高速增长的“工业奇迹”;另一方面则是频繁的劳工维权、工伤事故和罢工事件。它不仅是“一带一路”的示范样板,更是中国“血汗工厂”模式输出海外的缩影——这座园区,正在榨干中印工人的血与汗。

Img 3770
Img 3771
Img 3773
扫码或點擊加入海外家园网Telegram,每周推播全球热点新闻与本站原创文章。
Image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涉及侵权,敬请原作者直接联系我们后台删除。如要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你的喜爱

订阅电子报

请于下方输入您的电子邮件以订阅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