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电子报

请于下方输入您的电邮以订阅

Man Reading Newspaper

秘鲁钱凯港监管争议升级:中远海运反对关税管控,暴露中资港口项目地缘与主权风险

Image
Photo Credit: Lara Jameson

秘鲁新建的基础设施项目——钱凯多用途港口(Terminal Portuaria Multipropósito de Chancay,TPMC)在中远海运集团的主导下投入试运营,但不久即因服务费用问题引发一场激烈的监管争议。秘鲁政府试图推动对该港口实行价格管控,而中远海运方面则坚决反对,称此举将影响运营效率和市场活力。

争议始于秘鲁国家竞争与知识产权保护机构(Indecopi)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报告认为,中远海运主导的商业模式在当前缺乏足够竞争的港口市场中,不足以保障服务价格的公正性。因此,应将钱凯港纳入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监管机构(Ositrán)设定的收费监管机制中。根据程序,秘鲁国家港口管理局需在7月24日前提交一套关税制度草案,之后Ositrán将在90天内决定最终的收费结构。

目前,钱凯港的试运营价格明显低于由Ositrán监管的卡亚俄港(Puerto del Callao)。这种差距引发了对不公平竞争的担忧,尤其是在两港未来可能争夺集装箱和物流资源的背景下。根据《福布斯》报道,这种不受监管的定价可能削弱其他港口的市场地位。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美洲项目研究员亨利·齐默尔(Henry Ziemer)指出,钱凯港项目体现出中国在拉美推行其经济与安全战略的更大图景。他表示,中国并非以建立善意为目的,而是寻求通过控制关键基础设施推进本国地缘政治利益。一旦接收国出台被中方视为不利的措施,比如试图实施价格监管,中国政府往往会予以强烈回应。

监管争议还涉及信息披露问题。据称,中远海运至今未向监管方完整披露其商业成本与运营架构,使得定价评估难以开展。Ositrán主席维罗妮卡·萨姆布拉诺(Verónica Zambrano)对《Gestión》表示,若无法获得对称性信息,将严重影响制度设计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除此之外,钱凯港还面临现实的物流瓶颈。目前其与利马及卡亚俄之间缺乏高效交通连接,港区及周边区域也尚无完整的城市发展规划。根据《Mundo Marítimo》报道,这些因素制约了港口7000余公顷工业用地的开发潜力,也降低了其他投资者的积极性。

秘鲁国内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奥马尔·纳雷亚(Omar Narrea)指出,唯有通过明确的收费规则,才能防止港口成为单一企业垄断、监管失灵的风险温床。他在《Correo》表示,如果一家公司能以不透明的方式制定规则,势必削弱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主权。

国际社会也开始关注这一争端可能引发的三重风险:其一,港口被用作对第三国企业的监视平台;其二,中远海运通过操控物流流向强化其在南美贸易网络中的影响力;其三,在极端地缘紧张情况下,港口存在潜在的军事战略用途。

钱凯港监管争议的走向,将不仅影响秘中两国关系,也将在更广泛的拉美与中国合作格局中产生示范效应。秘鲁政府能否在保障投资环境与维护国家主权之间取得平衡,将成为本案最关键的观察点。

新闻来源: https://dialogo-americas.com/es/articles/china-desafia-regulaciones-portuarias-peruanas-en-chancay/

扫码或點擊加入海外家园网Telegram,每周推播全球热点新闻与本站原创文章。
Image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涉及侵权,敬请原作者直接联系我们后台删除。如要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你的喜爱

订阅电子报

请于下方输入您的电子邮件以订阅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