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电子报

请于下方输入您的电邮以订阅

Man Reading Newspaper

中国开启全球资源收购潮:矿业投资创十年新高,引发西方疑虑

Image
Photo Credit: wirestock

中国正在加速一场全球性的资源争夺战。据《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道,中国矿业企业的海外收购活动已达到自20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旨在保障对推动全球经济关键金属的掌控权。

仅在去年,中国企业就达成了十笔单笔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矿业交易。分析人士指出,这波投资激增是对当前地缘政治日益紧张局势的直接反应。

中国的矿产收购热潮已持续多年。据瑞典媒体《Realtid》报道,早在2022年,中国企业在海外矿业投资金额就已高达1700亿瑞典克朗 (约合 1125亿元人民币),远高于前一年的500亿克朗 (约合 330亿元人民币)。而最近一年来,投资热度进一步提升。

Appian Capital Advisory创始人迈克尔·谢布(Michael Scherb)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投资者认为现在是一个短暂的机会窗口,他们正加快交易进度,以在地缘政治进一步恶化前完成更多收购。

例如,2024年4月,中国的白银有色集团(Baiyin Nonferrous Group)以4.2亿美元收购了巴西的Mineração Vale Verde铜金矿。

中国在稀土、锂、钴等关键金属的加工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金属是电动车电池、风力发电机和半导体等产业的核心原料。但原材料本身很多依赖进口。

因此,中国正在将目光投向资源链的最上游——矿山。报道援引一位消息人士称,“每当有人接近获得锂矿开采权时,中国人就会带着支票簿出现。”

这种趋势引发了多个西方国家的警觉。据报道,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对中国在本国矿业领域的投资“越来越警惕”,因为这些金属对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为此,中国企业正在将投资重心转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部分由军方控制的政权希望夺回西方企业对当地矿产的控制,而中国企业则表现出更高的灵活性,甚至愿意接受利润较低的合作条款,只为获得开采权。

法律顾问蒂莫西·福登(Timothy Foden)指出,中国公司常常更乐意接受条件苛刻的交易,只要能掌握运营控制权。

过去,中国政府往往会指定某家企业主导某一交易。但迈克尔·谢布指出,过去三到四年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政府如今允许多家本国公司在海外收购中相互竞争,这显示出北京方面对西方竞争对手的担忧正在减弱。

在活跃的中国矿企中,洛阳钼业(CMOC)、五矿资源(MMG)和紫金矿业(Zijin Mining)最为活跃。中国的国有银行也为发展中国家的新矿业项目提供了大量贷款资金支持。

这一趋势仍在继续。仅今年,紫金矿业就宣布将投资12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Kazakstan)一处金矿项目。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全球金属与矿业主管理查德·霍罗克斯-泰勒(Richard Horrocks-Taylor)表示:“我们很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持续看到中国矿企的高活跃度。”

新闻来源: https://www.dagensps.se/bors-finans/kina-koper-upp-varldens-gruvor-rusar-efter-metaller/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涉及侵权,敬请原作者直接联系我们后台删除。如要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你的喜爱

订阅电子报

请于下方输入您的电子邮件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