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电子报
请于下方输入您的电邮以订阅
编译: Chia
作为巴西最宏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萨尔瓦多-伊塔帕里卡大桥(Ponte Salvador-Itaparica)即将迎来实质性进展。这座横跨所有圣人湾(Baía de Todos os Santos)、全长12.4公里的跨海大桥,建成后将成为拉丁美洲最长的水上桥梁,总投资已接近100亿雷亚尔,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负责承建。
这一项目不仅是物理上的连接,更承载着对巴伊亚州(Bahia)经济与社会结构变革的期待。大桥建成后将把州府萨尔瓦多(Salvador)与伊塔帕里卡岛(Ilha de Itaparica)连接起来,届时通行时间将从一小时缩短至不到三十分钟,直接惠及约250个市政单位的1000万人口。
建设这座大桥的设想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尽管其间多次被提上议程,却始终未能推进。直到2019年,该项目终于完成招标,由中资企业联合体中标。2020年11月,巴伊亚州政府与中方财团签订了公私合营(PPP)合同。
项目随即进入地质勘查与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据介绍,在湾底进行的地质钻探已创下巴西记录,充分体现了工程的技术复杂性。
萨尔瓦多-伊塔帕里卡大桥是“西部交通系统”的一部分,涵盖多个子项目:
整个系统将构建一个新的物流通道,加强巴伊亚州与国家公路网的连接。
支持者认为,该项目对巴伊亚州的经济将产生深远影响。大桥施工期间预计可直接创造7,000至8,000个就业岗位,同时将极大改善岛屿与本土之间的交通,促进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此外,物流效率的提升有望吸引新产业入驻,增强地方与联邦高速公路的联通性,为整个南部沿海区域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尽管项目前景看好,但也面临不少争议。原始预算为76亿雷亚尔(约合110亿元人民币),因通货膨胀与新冠疫情影响已上调至近百亿。此外,大桥通行费预计将达到约50雷亚尔(约合人民币64元),引发公众对通勤成本的担忧。
最引发关注的是项目的社会与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估(EIA/RIMA)显示,工程可能造成167项影响,其中102项为负面,包括破坏红树林生态、威胁传统社区如非洲裔聚居地(quilombos)与坎东布雷教(candomblé)宗教场所等。
为此,已与巴西联邦检察院签署协议,确保这些社区在项目执行中被充分听取,并落实补偿与缓解措施。
目前,该项目正处于勘探与准备的最后阶段,计划于2025年底完成工地动员,2026年正式进入施工期。完工时间初步预估为2029年至2031年之间。
萨尔瓦多-伊塔帕里卡大桥是一个周期长、影响广泛的超级工程。它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技术与资金的落实,更需全社会持续监督,确保在追求发展利益的同时,不忽视环境保护与社会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