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电子报
请于下方输入您的电邮以订阅
编译: Chia
随着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BYD)在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Camaçari, Bahia)启动工厂建设,当地迎来了大批中国工人。据统计,自工程启动以来,已有约500名亚洲籍工人参与施工建设,这一现象在2024年引起了当地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关于劳动条件与社区融合的问题。
卡马萨里是巴西传统的工业重镇,早已习惯接纳外籍工人,例如来自中国中材集团的风电叶片工厂员工。然而,这一次如此大规模的中国工人出现在街头,仍属首次。
根据巴西建筑工人工会(Sindicato dos Trabalhadores da Construção Civil)估计,比亚迪工地的总施工人员可能达到1000人,其中大部分为中国公民。比亚迪方面表示,这些工人拥有丰富的高科技工厂建设经验,因此被派遣至巴西参与这一项目。
该战略反映出中国汽车工业正加快在新兴市场布局,以应对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所遭遇的贸易壁垒。
然而,这一扩张并非毫无争议。据《公共通讯社》(Agência Pública)报道,有外包工人爆料称在施工过程中遭遇身体暴力、缺乏基本防护设备,且居住条件极为简陋。
比亚迪对此回应称,已开始监控外包单位的运作,并要求改进劳动条件。与此同时,巴西联邦劳工检察院也已正式展开调查,重点聚焦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工会负责人安东尼奥·乌比拉哈拉(Antonio Ubirajara)指出,关于劳动条件的投诉自2024年4月起不断涌现,部分事故甚至导致工人截肢或骨折,亟需更严格的监督机制。
中国工人的大量涌入也改变了卡马萨里的日常生活节奏。当地居民注意到,餐馆与超市的客流显著上升。餐厅老板索朗热·博尔赫斯(Solange Borges)表示,中国工人成为常客,尤其偏好啤酒等饮品。这一变化也被部分商家视为增长机会,期望比亚迪投产后带来更大消费潜力。
在另一座城市伊拉塞马波利斯(Iracemápolis),中国长城汽车正在改建原奔驰工厂,尽管中国工人数量较少,当地超市也开始调整商品结构,增加猪肉与中餐食材供应,以迎合新客户群。
不过,尽管商业交流频繁,中巴两国工人与居民之间的直接交流仍较有限。语言障碍是主要问题之一,尽管有中国工人光顾健身房与饭店,但缺乏深入接触,可能制约文化与社会层面的融合。
比亚迪的进驻以及其他中国车企的跟进,标志着巴西汽车工业进入新阶段。但这一转型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保障外籍劳工权益和推动多元文化融合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