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电子报
请于下方输入您的电邮以订阅
这几年,越来越多人选择去以色列建筑工地打工。原因很简单:工资高。工人的年薪通常高达 30万人民币甚至更多,比国内很多工厂、工地的收入高出几倍。这样的数字,足以让不少人心动。
然而,在光鲜数字背后,却隐藏着沉重的代价。以色列工地的高强度劳动、酷热气候、政治局势动荡,以及频繁的工伤事故,都让这份高薪工作成为“血汗钱”。如果不了解真实情况,盲目选择,很可能付出身体甚至生命的代价。
在以色列,建筑业严重缺人,本地人不愿干,只能依赖中国、东南亚、南亚工人。
刚到工地的工人,基本都会被安排去最累、最危险的岗位:搬钢筋、浇水泥、焊接、切割、搭脚手架、爬高层……一天12小时工作强度极高。且没有双休,包住不包吃,吃饭要自己买菜做饭。
长时间高强度劳动,让不少人一个月就明显消瘦,身体和精神都接近极限。
钱虽多,但以色列的夏天真教人经受不住。
这里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天漫长而炎热。比如特拉维夫,夏季白天常常30℃—35℃,而在沙漠地区,温度甚至能飙到40℃以上。
工地多半是露天作业,水泥地和钢架吸热严重,温度感觉更高。工人要在烈日下爬高楼、搬重物,有时候中暑、脱水、头晕是常有的事。
在体力透支、注意力下降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工伤。
出国务工并不是买张机票就能走。要去以色列建筑工地,得通过劳务中介,而中介费非常高,通常10万元人民币起跳。
而且,这笔钱交了,并不代表一定能去。有的工人要等几个月,有的甚至被拖延到最后没能出境,钱也不一定拿得回来,即便中介愿意退款,也已经浪费掉珍贵的时间。
更可怕的是,市场上存在大量黑中介,专骗工人的钱。
有人花光积蓄交了十几万,结果发现工作签证是假的,或者被送去非法工地打黑工。这样不仅没有保障,出了事故更是没人管。
因此,不少工人辛苦赚的钱,还没见到工资,先被中介坑了一大半。
以色列是一个长期处于紧张局势的国家。以巴冲突不断,时常传来火箭弹袭击、爆炸事件。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已经够危险了,更别说天天在工地上爬上爬下的建筑工人。突发情况往往没有预警,更缺乏完善的撤离措施。
很多工人表示,刚去时心理压力很大,每天都在担心万一遇到冲突怎么办, 对国内家人朋友的心理负担更是大。虽然以色列政府有安全措施,但外籍工人往往是最边缘的群体,能得到的保障有限。
建筑工地本身就是高危行业,而在以色列,事故频率更高。
据媒体报道,仅今年以来,工地已有48名工人死于工伤事故。其中就包括不少中国工人。
今年2月,三名中国工人在施工中,从18楼坠入电梯井,当场身亡。
而几乎每隔几个月,就有中国工人发生致命事故的新闻传出。如果是黑工,情况更糟,根本没有保险与医疗赔偿。
这些血淋淋的事故案例,说明所谓的高薪背后,暗藏着极高的风险。
理论上,以色列劳动法对所有工人(包括外籍劳工)都有明确保护:
截至 2024 年,月最低工资6,247.67新谢克尔(约合1.3万元人民币),按小时计算约 32.32新谢克尔/小时(约合73元人民币)。
建筑工人的薪水一般高于最低工资,但仍须要注意实际到手工资,是否有不合理的扣款。
法定标准周工时:42 小时/周,超过 42 小时/周,一律视为 加班,必须支付加班费;
工时上限:含加班,每周不超过47小时,每月不超过182小时,否则违法;
加班费:前两小时按工资 125% 计算,之后按工资 150% 计算;
每周必须有连续 36小时休息, 且须涵盖周五、周六或周日。
但现实中,中国工人几乎天天 12小时工作制,没有双休,加班费常常被忽视。
雇主必须为工人购买 工伤保险,涵盖医疗费用、伤残补助、死亡赔偿;
外籍工人应享有 基本医疗保险(由雇主代缴),包括门诊、急救、住院等。
现实问题在于:不少雇主逃避责任,或干脆不给工人买保险;黑工更是完全无保障。
带薪年假:每年 12—28天,依年资计算;
病假:每工作一整月,可累积 1.5 天病假,全年累积 18 天,雇主不得解雇正在请病假的员工;
节假日:工作已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员工,以色列法定节日可带薪放假;
然而,许多工人因语言不通、法律不懂,最终拿不到这些福利。
不能否认,30万元人民币年薪,对很多人来说确实诱人。
但算一算:
有工人回国后感慨:“钱是赚到了,但身体垮了,值不值?”
出国打工,本没有错。但在选择以色列建筑工地这种高危行业前,必须冷静思考。
钱虽然重要,但生命与健康更重要。高薪背后是极大的体力付出、风险与不确定性。
如果真的决定要走这条路,务必要:
以色列建筑工地的确给了很多中国工人翻身的可能,但这是一条危险的道路。每个人都该问问自己:我是否准备好承受这种辛苦与风险?
钱很重要,但比钱更重要的,是回家时还能健健康康地见到家人。
作者: Ch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