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电子报
请于下方输入您的电邮以订阅
初夏的6月21日,他乘坐飞机来到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下机时天空湛蓝,他以为这会是一段全新的开始。
按照公司安排,他未多作停留,便直接被送往一座小镇的汽车配件厂,正式开始设备维修工的试用期。
初到工厂,他很快发现现实与预期差距巨大。中国籍同事们告诉他,这里中国员工每天必须工作12小时,每两周倒班一次,每月工作30天,到手薪水大约八到九千人民币。
塞尔维亚本地员工呢?每天8小时,每周休一天,到手薪资却差不多。两者之间,每月工作时长足足差了150小时,待遇却未有差别。
更令人心寒的是,中国员工还时常遭遇随意的绩效扣分与罚款。
入职前,他与公司谈好的上班时间是: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中午十二点到一点休息一小时,加班到晚上八点可获加班费,每周休息一天。
可刚工作几天,安排就变了。
7月1日开始,公司要求他天天上夜班,从晚上八点干到早上八点,没有休息日。原先约好的时间表完全不算数,他提出异议要求休息,也被拒绝。
更糟的是,公司从头到尾都没给他办工作签证,只是利用中国公民在塞尔维亚30天免签的政策,让他以“观光客”身份非法工作。
许多在塞尔维亚的中国人惯用的伎俩是“刷签”——每30天免签到期前出境,到邻近的波黑等免签国家待上几小时,再重新入境,免签期限便重新计算。然而,公司虽提醒了同期进公司的白领同事们要去刷签,却忘了通知他。
7月21日,他自己想起这事去问人事,才发现已经过期一天。第二天早上八点夜班刚下,他就被公司派车送去边境刷签。勉强睡了四小时,当晚七点又去等通勤车上夜班。
7月23日,他再和人事、主管谈工作时间和休息,依然被拒绝,矛盾愈加激化。
7月24日,后勤突然通知他,因为逾期停留被起诉,护照被扣,要他交罚款。
他从夜班下班后,几乎没合眼,便与翻译一同去签署认罪书,拿到罚款单回公司。公司却无人愿意承担责任,也没有一句道歉,只冷冷表示“你爱交不交”,要他先行垫付,日后再报销。
7月25日,他再度放下夜班后的疲惫,花了一早上自己跑手续,自掏腰包缴纳了5.3万第纳尔 (约合人民币3400元) 的罚款和诉讼费。
因为公司的非法用工及后勤的失职,他花了三个上午的私人时间,奔波处理刷签和罚款,公司没有替他处理,也没有给予任何道歉与补偿。
虽然一个月后公司把钱报销了,但逾期记录已经存在,将来可能影响他的国际信用和签证申请,而公司的态度却是漫不在乎。
气不过的他写了申诉信寄到国内总部,并告诉主管从今起拒绝夜班。他休息了一个周末后,从7月28日开始上白班,并在7月29日至8月1日期间,每天下午四点准时打卡下班。
然而8月1日,公司却突然通知他“试用期不合格”,要求他签署离职单。他拒绝,并要求公司为他购买回国机票。
8月2日起,公司不让他出勤,并以“不签离职单”为由拒买机票。紧接着,公司开了多张罚单:
这些理由看上去牵强与不平等,却成了公司开除他的借口。
最终,他只好自己买机票,在8月14日回国,结束这段两个月的折磨,准备申请劳动仲裁 。
从法律角度看,这家工厂的问题不少:
1. 非法用工
没有给外籍员工办工作签证,却安排有偿劳动,违反塞尔维亚移民和劳动法规。
利用“刷签”规避签证,更是违法操作。
2. 违背劳动合同
事先谈好的工作时间、休息日、加班规定,全部被公司单方更改。
长时间强迫夜班、不让休息,违反塞尔维亚劳动法对工作时长和休息的规定。
3. 不当处罚与不公平待遇
中国员工比本地员工多干很多,工资却一样,构成差别对待。
随意罚款、针对个人,是明显的职场霸凌和报复性惩罚。
4. 解雇程序违法
以“试用期不合格”为名,却没正当理由,也没有遵守当地解雇流程。
拒绝承担返国机票费用,侵犯外籍劳工的基本权利。
这场经历,是一个普通工人在异国他乡被企业剥削的缩影。只有提前了解法律、保存证据、勇敢维权,才能在异国他乡保护自己的权益,让辛苦和尊严不被侵蚀。
1. 保留所有证据
合同、聊天记录、工资单、考勤记录都要留好,这些都是维权的底气。
2. 了解当地法律
出国前一定要查目标国的劳动法和移民规定,确认雇主是否提供正规工作签证,不要只听口头承诺。
3. 及时求助
一旦发现问题,尽快联系当地劳动监察机构、移民局,以及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寻求法律援助。
4. 拒绝“刷签”
刷签看似方便,实则风险极大,罚款事小,留下不良记录会影响未来的签证和出入境。
5. 记录工作状况
详细记录自己的工时、待遇、与当地员工的差异,为可能的法律维权提供确凿证据。
作者: Ch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