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 Reading Newspaper

公司到底怕不怕劳动仲裁?

作者:刘新宇

劳动仲裁是打工人在职场上遇到侵权行为之后用合法途径维护自己权力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在维权路上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这种维权行为到底能不能给公司造成适当的压力,让他们为自己的侵权行为给劳动者付与补偿?

笔者在本文中整理了一些网络来源的例子来讨论仲裁对于公司到底能造成多大威胁这一问题。

我国如果有劳动争议,法律规定的程序第一步是协商,第二步是劳动仲裁,第三步才是民事诉讼。而大部分打工人在权益被侵犯后理所当然都会去找用人单位劳找说法。协调这一步通常都是走过了,行不通最后到劳动仲裁这一步。而劳动仲裁程序简单,自己申请的话费用低,是一个维权的方式。仲裁之后如果公司败诉且在规定的日期之前没能提起上诉的话,对仲裁结果是可以强制执行的。如果强制执行无法达成效果,公司账号可能会被查封,甚至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企业。

然而,走过这些程序的流程会很长,短则至少半年,多则可能几年。打工人很多势单力薄,没有时间和精力,容易感觉“耗不起”。特别是有车贷、房贷、孩子和老人的家庭,可能需要有多个收入才能支撑生活。这样的情况下,很难挤出时间和精力去维权。维权过程中,因为打工人需要收集证据,详读相关法律法规,形成有效的证据链条和有法可依的诉讼请求,成功申请仲裁后还需要上庭。上庭的时间法庭拟定,无法控制,可能需要打工人在上班的同时挤出时间上庭仲裁。如果没有专业的知识的话,这套流程可能耗的时间精力就更多。咨询律师可能又涉及费用的问题。如果涉及的金额少,打工人可能觉得这套流程得不偿失。

相比起来,公司可能有自己的法务人事,甚至有专业的律师团队。打工人如果胜诉,也只是得到了应得的利益。而且就算赢了,他们的主张也经常不是全部都能得到支持的。而对公司来说,劳动仲裁只是一个不涉及个人名誉的民事纠纷。公司败诉,除了给法律规定的补偿外也没有太多利益受损的地方,违法成本很低。而大企业,特别是央企国企,每年都会遇到许多诉讼。所以,很多都有自己专业的团队去应对劳动仲裁。更有甚者,公司也能够用更换法人,或提前转移资产等操作规避风险。这就是很多公司对劳动仲裁有持无恐的成因,也是打工人在维权过程中容易与公司协商,妥协让步而解决问题的原因。

有一些打工人的担心更不止这些。一些人,特别是在比较小的圈子中工作的打工人,还担心会在提出劳动仲裁以后为自己以后找工作带来麻烦。这样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可以看看以下网友提供的例子:

2023年2月,李竞入职了南京市一家电子科技公司,公司员工约有70人。李竞回忆,当时与老板口头约定有一个月的试用期,但双方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4月19日早上,李竞像往常一样去上班,却被告知由于“泄露个人工资信息引起同事议论”的原因,没有通过试用期。

“算了,拿了补偿金离开这里,哪里不能去呢。”李竞这样想。可李竞没想到的是,公司并没有打算给他补偿金,因为双方一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李竞通过打听发现,原来他的这种情况在这家公司比较常见。据老员工说,公司经常在试用期过后找个理由裁员,然后再招聘新人,这样就可以以试用期工资聘用新员工,减少公司运营成本。

5月18日,李竞一狠心,申请劳动仲裁。当时的李竞一心想要个公道,要回来多少钱无所谓,“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直到9月,这场官司才在当地法院以调解为结果最终结案。

最后,这场劳动仲裁以公司赔偿李竞2000元草草结尾,看着最终调解结果的2000元,还不够这些天往返折腾的路费。

但是,李竞却在之后找工作的路上屡屡碰壁,他经过多方打听,明白自己可能是因为仲裁的原因背景调查没过关。

最后,李竞只能被逼无奈回到四线城市的老家工作。他把自己申请劳动仲裁这件事称为“头脑一热”的产物,仿佛在劝自己,如果当初冷静一下,其实也可以不申请劳动仲裁的。

李竞的故事就告诉我们,虽然劳动仲裁并不会留下档案,但有时候,势单力薄的打工人在遇到一些无良公司的情况下,很容易吃亏,为维权付出高昂的个人代价。以下是另一个例子:

今年六月份,知乎网友也分享了一则真假不明的消息。据称,湖南省出现了一份“高风险名单”,上面记录了两百多名曾参与维权和劳动仲裁的人士的身份信息。

虽然这些消息无法被证实,这却凸显了打工人“万一维权这一次,影响下半辈子怎么办?”的焦虑。

但是,如果遇到侵权行为,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其实不然。劳动者还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和渠道讨公道。比如,可以把相关单位投诉到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或者将侵权行为如是在网上切实公开,用舆论给企业造成压力。因为劳动仲裁影响往后找工作的情况也不是在每个行业,必然发生的。打工人可以按自己收到的侵权情况,所在行业,和自己的资历指定维权计划。

相较于仲裁,有些企业对诉讼可能会更加重视:仲裁结果并不会在互联网上产生记录。但是,一个公司涉及的诉讼是会在判决文书网和其他企业信息网站上留下记录的。如果企业设计的诉讼案件很多,这可能会对它的名誉产生影响。这只是一般的民事诉讼。而刑事责任才是更加让人重视的,因为刑事案件真正追究到个人,也会留下犯罪记录。较常见的犯罪有涉及税收的案件,行贿受贿,非法经营,挪用公款,私刻公章,猥亵妇女等。这些案件对于企业和企业主的威胁更大。

如果有任何问题需要咨询或者介入,请随时通过网站的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在此,笔者祝广大打工人平安幸福。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涉及侵权,敬请原作者直接联系我们后台删除。如要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你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