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利用对美国产品征收 125% 关税的优势,将自己定位为中国的主要供应国。此外,还提议利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技术开展农业研究合作。

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北京方面将注意力转向巴西,以确保基本农产品的供应。据《南华早报》报道,两国官员本周将在巴西利亚举行会晤,讨论增加巴西对这个亚洲大国的大豆、牛肉和其他农产品出口。此次会议由巴西农业部长卡洛斯·法瓦罗和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志立主持,旨在在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时刻加强双边关系。
中美贸易战因中国对美国农产品进口征收125%的报复性关税而加剧,导致大豆、玉米和肉类等产品供应严重中断。作为回应,世界最大农产品进口国中国正在巩固巴西作为其主要供应国的地位。 2024年,巴西占中国农产品进口量的24.85%,出口总额达586亿美元,其中大豆(占中国进口总额的70%)和牛肉(占中国市场的42%)是主要驱动力。
巴西利亚会议将讨论巴西如何填补美国产品留下的缺口,特别是在北京于2025年3月和4月征收关税之后,在某些情况下,对美国大豆、玉米、牛肉和其他农产品的关税最高可达135%。巴西生产商受益于预计 2025 年创纪录的大豆产量和不断提高的牛肉生产能力,准备满足这一需求。据巴西政府称,谈判还将包括对向中国出口的新屠宰场进行认证,此前,由于技术和卫生问题,最近有 28 家屠宰场被拒绝出口。
2023年,巴西向中国出口大豆6995万吨,较上年增长29%,巩固了其作为全球最大大豆供应国的地位,占中国大豆进口量的60%。在肉类领域,2024年1月至11月,巴西供应了121万吨牛肉,比2023年同期增长11%,约占中国牛肉进口量的50%。这些数字反映出中国对巴西的依赖日益加深,这一趋势在唐纳德·特朗普任期内(2018-2020 年)与美国爆发第一次贸易战后加速,当时北京对大豆和其他美国产品征收了 25% 的关税。
除了出口之外,巴西还提出了联合农业研究的合作议程,重点是利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其他先进技术来提高生产力和可持续性。这一举措不仅旨在加强贸易,还旨在解决与巴西农业生产相关的环境问题,特别是亚马逊和塞拉多地区的森林砍伐,这与大豆和牛牧场的扩张有关。
中国意识到国际社会对建立更可持续供应链的压力,已采取措施减轻进口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自2017年以来,中国肉类协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一直在推动“中国可持续肉类宣言”,旨在提高肉类的可追溯性并减少与肉类进口相关的森林砍伐。然而,亚马逊研究所的保罗·巴雷托等专家批评称,这些措施缺乏具体的实施期限,而欧盟等国家则出台了更为严格的规定,禁止在2020年后进口来自森林砍伐地区的产品。
巴西则推行了“牛肉上轨”计划和帕拉州的“畜牧业诚信与发展计划”等举措,以监测肉类供应链中的森林砍伐情况。此外,中粮国际等中国企业已将不砍伐森林条款纳入与巴西的大豆合同中,这一模式可以扩展到其他产品。巴西利亚提出的技术合作可以加速这些努力,使两国能够开发创新解决方案,在不损害生态系统的情况下提高产量。
与中国农业贸易的加强为巴西巩固其在世界大豆和牛肉出口领域的领先地位提供了独特的机会。然而,由于中国对大豆、牛肉、玉米、糖和咖啡等少数几种大宗商品的依赖,占中国出口的 90%,因此该国面临着全球价格波动和供应链中断等重大风险。例如,2025年1月,中国因农药和害虫问题暂停了五家巴西公司(包括嘉吉、ADM和奥兰国际)的大豆出口,这提醒人们中国严格的植物检疫法规。
另一个挑战是中国于2024年12月对牛肉进口发起的调查,该调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牵头,指控过度进口导致牛肉批发价格在两年内下降了22%,损害了当地生产商的利益。尽管中国商务部澄清称,此次调查不针对特定国家,不会影响正常贸易,但任何限制措施都可能对巴西造成影响,巴西占中国肉类进口总额的42%。不过,巴西肉类出口商协会(Abiec)和巴西政府相信,短期内出口不会受到影响,并强调巴西肉类补充了中国本土的生产,而中国本土的生产无法满足国内需求。
对中国而言,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是降低中美贸易战风险的关键战略。贸易战导致中国对美国的农产品进口额从2022年的428亿美元减少到2024年的292.5亿美元。除巴西外,中国还在增加从阿根廷、澳大利亚和东盟国家的采购量,这可能会加剧巴西生产商面临的竞争。
巴西利亚会晤是巩固中国和巴西农业联盟的关键一步,这两个新兴大国都在努力应对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4年11月在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访问巴西,已经为这一合作奠定了基础,双方签署了37项贸易协定,其中包括芝麻、高粱和鱼粉等新产品。拟议的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联合研究可以为巴西出口多样化开辟新的机遇,并提高两国应对全球挑战的韧性。
然而,这一联盟的成功将取决于巴西能否持续扩大生产规模并满足中国的健康和环境标准。对于北京来说,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平衡本土生产者的需求和进口需求,以确保14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在贸易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中国和巴西之间的关系正在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其影响超越了农业领域。
在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此次在巴西利亚举行的会议凸显了巴西在重塑全球农业供应链中的关键作用。北京决定优先考虑巴西作为供应国,这体现了确保粮食安全的务实战略,但也暴露出依赖有限数量贸易伙伴的脆弱性。对于巴西来说,增加对中国的出口是一个经济机遇,但需要解决森林砍伐和全球市场波动的风险。
拟议的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合作是一个创新举措,可以改变双边关系,使两国在可持续农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然而,中国对牛肉进口的调查带来了不确定性,尤其是如果它转化为对巴西的限制。在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关键在于两国政府能否将其经济利益与环境承诺结合起来。
这种和解也向美国传递了一个信息:中国正在实现联盟多元化,以减少受华盛顿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对于美国生产商来说,第一次贸易战期间他们面临约 270 亿美元的损失,而巴西作为主要供应国的地位巩固,是对关税长期成本的警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巴西之间的合作可以重新定义全球农业贸易,并为全球南方其他国家提供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