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电子报
请于下方输入您的电邮以订阅
在波黑的塞族共和国(Republika Srpska),中国公司几乎在所有大型国家工程项目中处于垄断地位,无竞争者可与之抗衡。这一现象在“达巴尔水电站(Hidroelektrana Dabar)”的建设项目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尽管该项目曾多次遭遇法律质疑,甚至面临多起诉讼,施工仍在继续。环保组织指出,工程不仅威胁当地生态系统,也对居民生活造成潜在风险,但所有呼声似乎都未能阻止工程的推进。
这些本该由国家负责的重大工程项目——无论是水电站、火电厂、高速公路还是工厂——如今大都落入中国企业之手。例如,“达巴尔水电站”是“上地平线(Gornji Horizonti)”水利系统的一部分,由中国公司承建,为波黑国家电力公司(Elektroprivreda)服务。尽管南赫尔采哥维纳(Južna Hercegovina)的环保组织屡次发出预警,称项目对生态环境将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但施工从未间断。对此,“生境中心(Centar za životnu sredinu)”表示,他们已经就项目缺乏公众参与提出诉讼。
该中心代表弗拉迪米尔·托皮奇(Vladimir Topić)表示,他们与萨拉热窝奥胡斯中心(Arhus centar Sarajevo)联合,针对项目许可提出异议,但波黑环境部却重新颁发了新的许可证。他指出:“我们将此案递交至《贝尔恩公约(Bern Convention)》委员会,准备启动对波黑有关机构的国际法律程序,原因在于它们未能履行环保职责,也未将公众纳入决策过程。”
问题不仅仅存在于“达巴尔”项目。另一个备受争议的案例是2018年签署的“巴尼亚卢卡–普里耶多尔(Banja Luka – Prijedor)”高速公路建设合同。这是塞族共和国(Srpska)最隐秘的政府合同之一,至今相关部门仍拒绝公开合同内容。该项目价值高达2.97亿欧元,而主管机构一再回避公开透明的要求。透明国际波黑分会(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BiH)多次尝试通过法律手段获得合同详情,但始终无法获得一致明确的答复。
透明国际代表斯尔詹·特拉利奇(Srđan Traljić)指出:“我们想要强调的是,近年来有大量合同在未经公众知情的情况下秘密签署,这些做法带来的后果,已经在‘维亚杜克(Viaduct)’项目和‘乌格列维克(Ugljevik)’的塞尔达罗夫(Serdarov)项目中体现出来。这些隐蔽操作最终损害了公共利益,而为此买单的,将是普通民众。”
虽然外国投资对塞族共和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反对派认为,这些项目必须在法律与财政透明的前提下进行。然而,目前几乎所有与中国公司的合同都属保密性质,令人担忧。
人民民主党(PDP)议员博扬·克雷索耶维奇(Bojan Krešojević)在国家议会(NS RS)指出:“结果就是,达巴尔水电站已经出现亏损,因为项目计划与执行极不专业。正如日本专家所言,规划要花四年,施工才花一年,而我们的政府——在联盟社会党(SNSD)主导下——却总是本末倒置。”
目前,众多中国公司正在塞族共和国各地密集展开工程,就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扩张。目前他们负责建设的不仅包括“达巴尔”和“比斯特里察(Bistrica)”两座水电站,还有“巴尼亚卢卡–普里耶多尔”和“布尔奇科–比耶利纳(Brčko – Bijeljina)”两条高速公路,以及“多博伊(Doboj)”新医院。上述项目的总投资额超过十亿可兑换马克(BAM),未来还将有更多工程展开,而中国企业,凭借其与当地政府长久以来的合作关系,无疑仍将是最受青睐的承包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