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电子报
请于下方输入您的电邮以订阅
据乌克兰对外情报局最新披露,俄罗斯正计划在被其占领的克里米亚半岛上推进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扩建项目,并拟引入中国建筑企业参与建设。该项目的构想已在克里米亚俄方设立的行政负责人谢尔盖·阿克肖诺夫(Sergey Aksyonov)主持的最新会议上进行讨论。
根据情报信息,阿克肖诺夫在会议中提及,俄方已与中国方面就两个关键战略地点的开发达成初步协议:
乌方指出,俄罗斯方面计划邀请多家中国大型建筑企业进驻克里米亚,其中包括全球领先的基础设施承包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该公司在铁路和交通工程领域具有显著技术优势。
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将高达100亿美元。乌克兰情报机构表示,这一开发行动将显著加深俄罗斯与中国企业在乌克兰被占领土上的合作,可能进一步强化俄军在该地区的经济与军事存在。
与此同时,乌方还披露,尽管面临西方制裁,俄罗斯在2024年显著提升了导弹武器的生产能力。据悉,俄方通过从中国、台湾与白俄罗斯进口的先进制造设备,几乎将“伊斯坎德尔”(Iskander)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产能提高了三倍。
据报道,俄国境内导弹制造核心设施——沃特金斯克工厂(Votkinsk),在2023年至今已获得超过7000台新设备,其中大量为中国制造的数控加工系统。这使俄方具备了每年至少生产700枚导弹的能力。
乌克兰军事情报还发现,这些设备大多经由中间商转运入境,其中已知合同中有八成最终来源于中国。除机械设备外,中国还向俄方提供包括钛合金在内的导弹关键原材料。
乌方估计,俄罗斯目前储备约900枚伊斯坎德尔导弹,足以支撑未来两年以上的作战使用。
尽管国际社会不断加大制裁力度,但中俄之间的实际合作,尤其是在军工、基础设施及物流领域,仍在不断深化,这对乌克兰安全局势构成进一步压力。乌方呼吁密切关注中国企业在俄控地区的活动,强调这类参与或违反国际法,并可能加剧对乌主权的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