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电子报
请于下方输入您的电邮以订阅
近日,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一名零食店员因向顾客跪地道歉而引发舆论风波,将“好想来”零食品牌及其母公司推至公众视野中心。
据媒体报道,7月5日,在连云港市海州区“好想来”新海云谷店,一位收银员在结账过程中因顾客临时加购,建议先为排队顾客结账,导致该顾客不满。在争执中,收银员向顾客跪地致歉。事件经曝光后迅速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引发广泛讨论。事发门店负责人随后表示顾客与员工已达成和解。“好想来”品牌方面称正在处理中,承诺后续将在官方微博发布说明,但截至发稿时,尚未有进一步回应。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5年3月,“好想来”门店总数已达15,000家,其中直营门店超过10,000家。然而,品牌扩张的背后,其对基层员工的严苛管理制度也逐渐引发公众关注。
不少自称为“好想来”员工的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公司工作强度大、薪酬低,制度严苛且检查频繁。来自江苏省扬州市的一名店铺主管孙清表示,公司工资偏低,本地人不愿应聘,大部分员工为外地人,且流动性极高。她本人每月薪资为4,500元,而普通员工约为3,500元,且公司并不主动为员工缴纳社保与住房公积金,大多数员工因成本问题选择放弃。
孙清指出,店员每日工作时间长、任务重,例如在营业结束后需加班至凌晨整理货架,且加班费仅为每小时15元。每月仅有两天休息时间,中途吃饭时间也仅为半小时。同时,公司对货架陈列、商品上架顺序等细节有严格要求。
员工不仅面临工作强度压力,还要承受高频稽核与处罚制度带来的心理负担。据介绍,“好想来”实施“积分考核”机制,每月满分100分,扣1分将影响绩效提成,每月连续三个月低于80分可能面临解雇风险。扣分事项涵盖内容极广,从未检查商品日期到未按规定时间开关空调、灯光、音乐等。
此外,“红黄牌机制”也广泛应用于员工管理。严重违规(红牌)行为如售卖过期商品,最轻将被罚款1000元,严重者甚至面临辞退;一般违规(黄牌)行为如靠着货架、店内进食、举止不端等则罚款金额从50元至500元不等。
有社媒用户质疑,公司稽核人员可能通过“扣分”刷业绩,导致员工处于高压环境中。门店员工在实际操作中被频繁拍照、录像并上报,影响个人收入和工作评价。
针对外界质疑,《中国新闻周刊》以同行身份联系“好想来”两位高级管理人员,他们确认上述文件内容属实。管理层表示,制度制定主要用于管理加盟店运营质量,处罚大多针对加盟商本身,由加盟商处理店员,品牌方并不直接评分员工。
“好想来”方面强调,目前全国门店众多,制度管理是保障品牌统一与服务质量的必要手段。为防止违规行为,品牌方采取了线下巡检与视频巡查双重手段。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体系是否公平、是否伤害员工尊严,正受到越来越多舆论的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与严厉处罚相比,公司对员工的激励措施显得相对单薄。据员工透露,店铺若被评为“优秀门店”,每位员工仅能获得100元奖金。
此次店员下跪事件是否与这些高压制度直接相关尚无官方定论,但显然,该事件引发了对“好想来”企业管理文化的广泛质疑。企业如何在扩张中兼顾制度严谨与员工尊重,已成为当前舆论焦点。
新闻来源: https://finance.sina.cn/2025-07-15/detail-inffpsmu2148051.d.html?vt=4&cid=76675&node_id=76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