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电子报
请于下方输入您的电邮以订阅
一场新的地缘政治博弈正在全球贸易舞台上激烈上演。据《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援引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政府已发出警告,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未能获得交易中的股份,将阻止和记黄埔(CK Hutchison)出售其旗下超过40个港口码头的计划。
这笔交易目前正处于和记黄埔与美国投资巨头贝莱德集团(BlackRock)以及地中海航运公司(MSC)之间的独家谈判阶段,期限截止至7月27日。报道称,若中远海运未被纳入协议,北京有可能正式采取措施阻止交易落地。
据悉,贝莱德与地中海航运已表达出对引入中远海运持开放态度的立场,但三方目前仍未达成一致。
中国的干预并非单纯出于经济利益,更具明显的战略考虑。关键港口的控制权,特别是围绕巴拿马运河(Canal de Panamá)一带的码头,被多国视为国家安全命脉。例如,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就曾形容这项交易为中国“收复”运河的企图,并誓言削弱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
和记黄埔是香港富商李嘉诚旗下的全球港口运营巨头,其决定出售全球港口网络一事,早已在中国国内引发激烈争议,甚至引来中国反垄断监管机构的调查。
分析人士指出,和记黄埔的出售意图,一方面回应了美国方面对“中资控制巴拿马运河”的担忧——此前美方曾指控(但未有明确证据)中国通过和记黄埔在巴拿马的两个码头对运河施加影响;而另一方面,如今若将中远海运纳入交易,可能反而激化美国的政治反弹情绪。
知名航运顾问拉斯·延森(Lars Jensen)在LinkedIn上评论称:“这笔交易本可能缓解中美之间在运河控制权上的对立,但中远海运若正式参与其中,美国可能再次对巴拿马的政治中立性提出质疑。”
随着谈判最后期限的临近,各方正在角力:若中方施压成功,使中远海运强行加入这笔交易,全球港口运营的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对以巴拿马运河为核心的跨洋航运路线。
在这场经济与外交的博弈中,全球港口、海上贸易通道与航运控制权成为核心议题。未来全球贸易的走向,很可能正随着这笔交易的进展发生深远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