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电子报
请于下方输入您的电邮以订阅
2023年初,L先生在深圳参加了一场看似前途光明的面试。这家公司号称是中国在非洲开拓矿业的企业,看着合同上的丰厚待遇,他满怀憧憬地与另外七位同胞踏上了前往非洲刚果金的旅程,梦想着靠辛苦换来人生转机。
但他万万没想到,这段旅程将是一场身心俱疲的折磨。
刚到刚果金的矿区不久,L先生便发现,所谓“高薪”只是诱饵。带班领导时常找茬,动辄呵斥羞辱,把责任往他身上推,连团队内部的失误也要他“背锅”。不配合就挨骂,被羞辱成了日常。
而公司制定了各种不合理的“考核”机制,比如“仪表不整扣50美元”“操作失误罚100美元”“无理由迟到罚100美元”,考核常常毫无标准,管理者想扣就扣。L先生说:“干了半年的活,工资被各种名目扣完了,基本等于免费干活。”
这家公司对员工的控制远不止苛刻管理。8个一同去刚果的同伴中,5人在不到一年内选择辞职。但离职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场新一轮的压榨。合同写着“辞职需自理来回机票与签证费用”,一旦提出辞职,公司便拒绝支付返程费用,还会克扣剩余工资。
“有人做了半年,不仅没拿到钱,走时还要自掏腰包补贴几千元。有的人实在受不了,回国后就直接起诉公司。”L先生愤愤不平地说。
除了职场的剥削,刚果金的卫生环境同样令人堪忧。矿区基础设施简陋,医疗资源几乎为零,疟疾蔓延是家常便饭。L先生说,公司所有人几乎都得过疟疾,包括办公室文员和驻矿医生。
“得疟疾是迟早的事,轻的输液四五天,重的住院一个月。我亲眼看到好几个人就这么死了,公司连一个像样的赔偿都没有。”
除了健康问题,人身安全更是无从保障。矿区附近常有武装分子出没,华人被抢、被打、甚至被杀的事件屡见不鲜。
“2023年6月,一对在卢本巴希收矿的中国夫妻被枪杀抢劫,全矿区人心惶惶。”L先生回忆道。晚上不敢出门,白天外出时需要成群结队,仍然可能遭遇抢劫。公司却对此置若罔闻,从不提供安保或预警。
L先生表示,他最初之所以会信这家公司,就是看到了网上的大量“好评文章”和“海外打拼励志故事”。“现在才知道,那些根本是买来的热搜,文章请人写的,全是假的。他们跟电信诈骗一样,只不过不骗钱,也不骗你的腰子,就骗你的廉价劳动力。”
在他眼里,这家公司就像现代版的“黑窑厂”,披着走出国门的华丽外衣,实则是圈养打工人的陷阱。“我们这些中国人,在他们眼里连非洲的黑人都不如,就是不花钱的牲口。”
这起在刚果金发生的真实故事并非孤例。在海外打工前,每个人都应警惕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