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电子报
请于下方输入您的电邮以订阅
2025年初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曾决心通过惩罚性关税逼迫中国改变贸易行为。然而几个月下来收效甚微,反倒被中国以限制稀土出口将了一军。这时,世界才惊醒发现中国已掌握了全球主要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生产。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十年经营布局后,终于取得全球重要矿产的主导地位。尤其最近两年,对关键矿产的投资更是几何倍数的增长,在许多关键矿产资源生产已达到垄断地位。例如具有战略意义的镍铁生产,通过大量的投资建设,中资企业掌控了印尼大部分镍铁生产环节,仅青山集团2025年的镍年产量就将达到100万吨,预计将占全球供应量的40%以上。这不仅支撑了中国不锈钢和电动车的崛起,也改变了全球金属资源权力格局。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全球矿产资源领域的超级强国:不仅是最大消费者、最大加工者,同时也在向“全球控制者”迈进,尤其在电动汽车、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链中居于核心位置。
中国在全球矿产资源的投资广泛而深入,主要集中在稀有金属、能源矿产和战略资源。例如稀土占比超过85%,钴和石墨超过70%,锑和钨超过80%,铝60%,镍50%……。这些都受益于“一带一路”对海外矿业投资额从2013年的约50亿美元/年增至2024年超过200亿美元/年。
进入2025年,面对国际压力,中国加速海外矿产资源的投资和收购。已经是全球“镍王”的青山集团如今也开始加速印尼铝矿开发。中国宏桥集团以及南山铝业等公司也将目光转向印尼,在当地投资新建冶炼厂和精炼厂。据高盛估算,到2030年印尼的铝产量可能会增长到现在的五倍。
中企取得这些关键矿产资源的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政府的支持,为企业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让企业可以不计成本的投入到矿产资源战中。然而同时西方企业需向股东交代,同时也受到国际环境及劳工机构的监督,不敢轻易涉足矿产资源争夺战,这也促成了中资企业在全球主要矿产资源的主导地位。
中资企业在全球领域抢夺矿产资源战中也带来各种问题,劳工问题和人权争议层出不穷。海外矿产的封闭式高压管理,造成大量强迫劳动案例,拖欠工资已成惯例,同时拒绝中国工厂成立工会,令海外中国工人在发生劳动争议时求助无门。生产安全事故频发,且压迫工人禁止对外公布矿山事故。矿山开发也带来高强度的环境破坏,空气和水源被严重污染,引发当地社区和环保组织抗议。国际社会应该关注这掠夺式的资源开发行为。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