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电子报
请于下方输入您的电邮以订阅
编译: Chia
在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以北约15公里的马利拉维尔(Marly-la-Ville),一个外表普通、占地5000平方米的巨大仓库,每天迎来无数辆货车穿梭进出。这些卡车运载着来自中国的成千上万个包裹,等待被分发到法国各地。
这些包裹中,绝大多数是快时尚品牌Shein和新兴电商平台Temu的产品。这两家公司正因其避税策略而成为法国政府关注的对象——经济部长埃里克·隆巴尔(Eric Lombard)最近表示,计划对目前免税的150欧元以下小型包裹征税。
这个外观毫不起眼的仓库,实则隶属于中国跨国物流公司Cirro Parcel。该公司自2023年起将法国作为其物流网络的重要布局点,继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和比荷卢国家设立分部后,进驻法国市场。
在仓库中央,一台椭圆形自动分拣机昼夜运作,处理来自亚洲的包裹。它是整条供应链的核心,平均每天需完成约13万件包裹的接收与派送,所有货物必须当天“清仓”。
Blast新闻平台通过一名匿名员工的内部爆料,揭露了这一仓储系统的运作内幕:一群被数字平台奴役的“新型无产阶级”正在此默默支撑起Shein等品牌在欧洲的电商帝国。
工作通常在上午10点至11点之间开始,待法国海关在戴高乐机场放行货物后,卡车便可将包裹送至仓库。多数员工由RER D线搭乘列车至苏尔维利耶-福斯(Survilliers – Fosses)车站,随后由Cirro Parcel安排的接驳车送至工厂。他们几乎全部为中国籍,仅极少数人懂法语,多通过熟人推荐或“88JOBS”等中法双语求职平台应聘。
员工中有约二十名中国留学生,大多是在法国最后一年在读的年轻人。公司以三到六个月的短期合同,按最低工资雇用他们。公司承诺若表现良好可获得长期合同,然而现实却是几乎无人如愿。未能转正的学生因无法获得工作签证,被迫返回中国。
高流动性带来管理混乱。一名负责装货的学生因离职难以替补,最后由另一名员工的妻子——一名原本从事美甲行业的女性——临时顶替,甚至被安排驾驶电动托盘车。包裹末端分拣环节常因人手不足造成延误,引发客户投诉,但公司依旧不愿改善制度,“唯一重要的是:早上进来的包裹,晚上必须出清”。
除学生与固定员工外,还有大量非华裔的临时工参与分拣。他们按日计酬,担任重复性劳动任务,与中方员工缺乏沟通,且被视作“最底层”。公司管理层对他们态度恶劣,“稍有不满就立刻被炒”,且长期工作也无法获得正式合同。Cirro Parcel的理念是:“一旦变正式员工,就不会再努力工作”。
管理层位于楼上办公室,员工寥寥几人,仅用中文交流。这些高层多来自中国,曾在银行、电信等领域任职,现转而负责仓储与营销。其中只有一人持有法国护照,作为合法运营的象征。公司法定代表人则常驻荷兰,鲜少出现在法国仓库。
基层运营负责人毫无经验,由内部“走后门”提拔。公司内部主要通过一款类似WhatsApp的中文通讯应用沟通,群组庞杂、信息混乱,常有遗漏重要通知的情况。
Cirro Parcel法国分公司首年账目显示亏损19.6万欧元,全年营收为256万欧元,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由于公司成立时间尚短,尚未受到劳工、卫生等部门全面检查。但据员工反馈,许多临时工甚至未配备安全鞋,在搬运重物的环境中风险极高。生产效率优先于安全防护,成为默认规则。
例如,操作重型电动搬运设备理应具备“安全驾驶能力证书”,但Cirro Parcel完全无此要求。一位患有智力障碍的员工甚至被允许驾驶一吨以上的叉车,且公司知情却未加干预。
卫生环境同样糟糕。地面遍布灰尘,员工使用纸板清扫,缺乏垃圾桶,废物随意堆放。分拣区地面上长期未清理的灰层,导致包裹一旦跌落便布满污渍,环境“恶臭不堪”。
每日有约5000至6000件无法进入自动系统的包裹被堆置在角落,由一组固定的临时工手动扫描。这些人长期蹲地作业,导致严重的身体损伤。尽管员工频频反映,公司却毫无意愿改善,“只要地上没剩包裹,什么方式都可以”。
在分拣设备高峰时段,每小时处理可达2万件包裹。而一旦设备故障,才是员工唯一可以“喘口气”的短暂时刻——他们唯一关心的事,是“如何在午夜前清空所有包裹”。这,就是数字时代的快时尚工厂现实。